2023年1月13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海岸侵蚀防护与活力海岸构建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厦门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文涛处长,责任专家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吴怀春教授,咨询专家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王菊英研究员、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秦松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吴桑云研究员、北京大学胡建英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王厚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秀珍教授和南京大学汪亚平教授出席会议。河海大学徐辉校长、科技处王锦国处长、项目负责人龚政教授,以及各课题负责人、技术骨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参会。
徐辉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为各有关协同单位积极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为高水平、高质量完成项目预定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王文涛处长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管理的总体情况和要求,并强调海岸侵蚀防护与海岸带保护相关工作是国家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工作,项目团队基本涵盖了国内在岸线防护、海岸带保护的科研主力军,希望能潜心开展理论研究、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达到项目预期目标。
戴民汉院士、吴怀春教授主持了项目实施方案论证。项目负责人龚政教授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专家组成员审阅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质询讨论,认为项目围绕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了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技术应用示范的研究任务安排,技术路线科学,研究方案合理,组织保障有力,管理机制健全,一致同意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论证。专家针对活力海岸内涵、海岸受损风险评估要点、项目间的技术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典型海岸侵蚀防护与活力海岸构建关键技术”项目隶属于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重点专项。河海大学主持的该项目由龚政教授担任负责人,联合同济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共同开展,项目下设五个课题。项目将围绕海岸动力-泥沙-地貌-生态耦合过程及生态恢复机理、岸线绿色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机制两大科学问题,攻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受损海岸关键参数智能识别、粉砂淤泥质港口岸线绿色利用与生态保育、砂质海岸侵蚀防控与生态建养等三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有力支撑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和“双碳”等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次会议是由同一指南下获平行资助的两个项目的牵头单位河海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旨在促进相互交流,强化合作,产出各有特色的高质量成果。